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发布与解读
发布时间:2016-10-23 06:30:23 来源: 阅读次数:6602
2016年8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标准号GB1886.245—2016,适用于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食品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复配膨松剂(又称为泡打粉、发泡粉、发酵粉)。该标准将代替GB255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标准。
据了解,新发布的《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标准对比《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标准,修改了标准的名称,标准的范围,同时修改了标准的技术要求(删除了细度的指标,修改了硝酸不溶物含量、砷含量和pH的检验方法)。新发布的《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标准,还将产品分为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的复配膨松剂和未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复配膨松剂。
另外,新发布的《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标准在标识上要求,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配膨松剂产品应在包装标识上标示产品的铝(Al)含量,未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配膨松剂产品可在包装上标识“未添加铝”。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于2016年8月31日发布,2017年1月1日实施。